![]()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消息动态 |
多灾害作用下结构韧性防灾减灾性能主题征稿启事 |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4-05-15 |
随着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地下地空间结构等大型结构的快速发展,面对地震、飓风、爆炸、火灾等自然与人为灾害时,其防灾性能更为复杂,并且会带来重大的损失。韧性主要指结构快速恢复的能力,并且“韧性”已逐渐成为量度和评价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飓风)等作用下建筑物的功能恢复能力指标。提高结构的防灾韧性有利于提升结构物灾后维持与快速恢复建筑功能,从而降低结构破坏、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结构使用功能的恢复时间等。目前,在多种灾害作用下不同结构在全服役期的防灾韧性性能受到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刊聚焦“多灾害作用下结构韧性防灾减灾性能”主题开展征稿,旨在融合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科学、水利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促进本领域学术研讨与技术进步。本专栏文章预计载于《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24年第4期。 一、征稿范围(包含但不局限于) (1)结构抗震韧性设计及安全性能评价; (2)多灾害耦合作用下结构韧性防灾性能; (3)高性能土木工程绿色建材研发及应用; (4)水工结构韧性防灾及灾害预警与风险评估; (5)装配式结构及组合结构设计方法及全服役期性能。 二、专栏特邀栏目主编 陈宝魁,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结构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海底地震动特性及桥梁抗震性能研究工作。 曲春绪,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院,结构诊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长期致力于“桥梁健康诊断”的研究工作。 吴应雄,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结构抗震与减震隔震、建筑新材料及其结构加固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近年来致力于砖砌体结构和石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研究。 贾晨,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组合结构、装配式结构、高强钢结构等方向研究。 吕志涛,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岩石力学与多场耦合、地下工程灾变防治等方向研究。 黄海家,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构件、钢结构及组合结构腐蚀后性能与加固等方向研究。 三、投稿方式 投稿网址:https://ncuqks.ncu.edu.cn,选择“《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投稿•审稿•办公系统”,在“多灾害作用下结构韧性防灾减灾性能”专栏里投稿。 四、征稿时间和联系方式 征稿截止时间:2024年8月31日 编辑部联系电话:0791-83968011 联系人:邱俊明 E-mail: xbgkb@ncu.edu.cn |
南昌大学期刊社 版权所有 管理 Periodical Agency of Nanchang University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智华科技楼C楼5层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8020 传真:0791-83968020 E-mail:qks@ncu.edu.cn |